close

孩子之間互相爭寵、吃醋的行為,經常令父母感到頭痛不已!因為「手心是肉,手背也是肉」,父母對每一個孩子的付出和疼愛不會有所差別。

但是幼稚的孩子,內心卻有一把無形的秤,會對兄弟姐妹之間得到的父愛、母愛算斤計兩,因而發生彼此間的口角紛爭;或產生「爸爸媽媽不公平」的錯覺,導致心理、情緒上的困擾。

父母為了排解孩子之間吃醋、爭寵的糾紛,消弭孩子內心負面的感覺,往往會傷透腦筋。

「不想長大的小熊」是一篇童話故事,透過人性化的幻想手法,將人的個性賦予小動物與大樹,使他們都能像人類一般的對談、互動。

再透過這一種對談、互動,製造「產生問題到解決問題」的童話故事。

因為天真浪漫的小朋友很會幻想,也容易受幻想形式的童話故事吸引,所以可以透過欣賞童話的過程來陶冶小朋友天真、單純的心性,將他們朝正面的、良善的方面引導。

受寵的小孩想獨占父母的愛

小熊比比最幸福了!打從他一出生,就被爸媽全心全意的呵護著。可是最近,他那張笑容燦爛的臉龐,卻像逐漸枯萎的花朵,眉頭越皺越緊。

因為自從妹妹出生以後,他凡事都喜歡跟妹妹比較,而爸爸媽媽必須花費比較多的時間來照顧年幼的妹妹,讓小熊覺得爸爸媽媽只愛妹妹,不再愛他。

「比比已經長大了,自己會走路,不用爹地抱了。」

「比比長大了,又當哥哥,要幫媽咪照顧妹妹才懂事。」

雖然爸媽以「你長大了!」來鼓勵比比,但這種話卻像針一樣,扎得比比心裏好難受,因為他覺得爸媽不再像以前那麼愛他了。

其實爸爸媽媽還是像以前一樣全心全意愛著比比。但是愛無影無形,是看不見的,比比感受不到,而且老是拿妹妹得到的照顧來與自己比較,所以內心產生了一種錯覺,認為自己如果再變回小時候的模樣,爸媽就會像以前那麼愛他了。

親身體驗建立正確觀念

比比是溫室中的花朵,缺乏人生的經歷與感受,所以也缺乏正確的認知,抗拒長大。他很幸運,遇到一位人生導師,守護神大樟樹。

童話中常安排具有超自然能力的角色,目的在化解衝突,或間接、直接來幫助主角解決問題。大樹公就是協助比比化解內心衝突的超自然角色。

大樟樹知道光用嘴巴說道理,沒辦法導正比比偏差的認知,因此安排一個有效的途徑,讓比比去大尖山找許願石許願。

大樟樹是具有法力的守護神,所以他是站在保護比比的立場使用法力,同時也在夢中告訴比比的父親這一件事,還提供一個可以反悔的機會讓比比去選擇。


大尖山陡峭難行,比比能一鼓作氣爬上大尖山,顯示出他想要達成願望,變回小時候的決心。但是他不想面對現實,只想到「變回小時候的樣子,爸爸媽媽就會愛他。」卻沒想到其他的後果。

就在比比的願望即將實現的那一刻,故事又發生轉折。熊爸爸為了阻止他做下傻事,不顧一切,勇敢地衝過去抱住許願石,結果比比許願的法力就應驗在熊爸爸的身上。

一眨眼,熊爸爸竟然變成了小嬰兒。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,讓比比不得不面對現實,鼓起勇氣,抱著親愛的「嬰兒爸爸」下山去找守護神想辦法。

比比一手要護著爸爸,一手要撥開擋路的荊棘,一邊要安撫哭鬧個不停的「嬰兒爸爸」,一邊又要應付險峻的山勢和銳利的岩石,好幾次險些摔落懸崖,真是步步驚心!

走到山下,比比已經皮破血流,渾身是傷了。心急如焚的他絲亳也沒感覺到傷口的疼痛,匆匆往森林中央奔去。

這種「父子易位」的情節轉變,提供了比比十分特殊的體驗,讓他有機會深切地感受「照顧別人」的滋味,並且從中得到心靈的成長。

「我以為會是熊爸爸抱著你來,想不到竟然是你抱著爸爸來。你真是個勇敢的孩子。不簡單!怎麼樣?還想要變回小時候的樣子嗎?」守護神笑呵呵的問比比。

「不了,您說的沒錯!我如果長大了,就不用爸媽來保護我,還可以保護全家呢!」比比的內心感到很驕傲,語氣堅決的說。

守護神知道:這下,比比是真的長大了。

長大的感覺

什麼樣的感覺才是「長大的感覺」呢?

在故事當中,比比回到家,洗過澡,讓爸媽和妹妹一起幫他檢查傷口、擦藥。

「比比,現在感覺怎麼樣?」熊媽媽心疼的看著比比,她認為比比一定感覺傷口很痛,可是比比卻連眉頭也不皺一下,逗一逗妹妹,咧嘴笑著說:「哇!長大真好。」

一個人想在人群社會安身立命,責任感和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。但是責任感與能力並非與生俱來,必須靠後天培養。所以亞聖孟子才說: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......增益其所不能。」

比比之所以認為自己長大了,是由於他經歷過一段吃苦耐勞的境遇,親身體驗到爸爸為他付出的辛苦,因而建立起「家庭責任感」,同時也養成初步的毅力與耐力。

有的父母鼓勵孩子參加「兒童體驗營」的活動,希望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之下受點罪,吃點苦,避免成為溫室中的花朵。對於這種教育方式,親愛的家長,您以為如何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無名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